返台期間,陪爸爸外出吃午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,總要琢磨商量個好一會兒,才出得了門。兩個人上館子本來就較難點菜,加上爸爸近年牙口不好,硬的韌的都沒法吃,父女倆最常吃的就是生魚片,可老吃同樣的東西難免有點無趣。這天靈光一閃,想起好久沒跟爸爸一起去吃「西餐」;爸爸愛吃西餐廳的起士烤魚,就是加了乳酪焗烤的奶油白醬魚柳,一小盅焦香滑腴,而且幾乎不必咀嚼便可以下肚。

興沖沖打電話到東門町的「中心西餐廳」,鈴響了好一會兒才有人接聽,對方有點錯愕地說:「我們歇業一陣子了。」我一時怔然,不知該如何反應,喃喃道了謝,掛了電話。四十多年的老字號就這樣不聲不響地關門了,那熟悉的西餐味終究已成絕響了嗎?

說不定要「五年級」以上的人才會明白我所謂的西餐指的是什麼,可不是如今在台北街頭尋常可見的法國菜、義大利菜,而是上世紀七○年代以前台北的兩派西式餐食。一派是在國共內戰後隨著上海人來台的滬式西餐,這種原本盛行於上海租界的西餐,嚴格來講並非正宗的歐洲菜,而融合了華人和白俄人的口味,反應出上海昔日華洋雜處的史實;另一派則是從日據時代延續下來的台式西餐,菜色也是東、西合璧,既有台灣味,也有經日本人轉化過的西洋味。「中心」曾是前者碩果僅存的代表,台式西餐則還有「波麗路」屹立在大稻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爸爸早年待過上海,熟悉上海味,習慣帶我們去吃滬式西餐,一家大小較常去的西餐廳,一家在中山北路,叫「大華」,另一家就是當時猶坐落於廣州街的「中心」。大華尤其常去,記得每個月總會去個一兩次,一來是因為家住新北投,路程方便,二來是因為小孩到那裡吃飯,每道菜都可以點半客,菜色和大人的一模一樣,只是份量較少。如今想起來,那真是周到貼心的安排,小孩食量雖小,並不表示就只配吃炸雞塊、薯條或漢堡等乏善可陳的「兒童餐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爸爸最常替孩子們點起士烤魚或蝦,我一直以為這只是因為他自己嗜食的緣故,前一陣子父女倆聊起來,才曉得主因不在這裡:「起士烤魚、蝦沒刺,不會哽喉嚨,又用不著動刀動叉,用調羹舀就可以,小孩吃起來方便。」爸爸原來是用心良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後來,大華關門大吉,我們吃西餐的首選轉移為中心,那兒的菜色和大華相似,起士烤魚和燻鯧魚、燴牛舌、牛尾湯等滬式西餐菜餚都做得挺好。餐廳在一九七七年遷移到信義路二段,可巧咱家也在同一年搬到東門,美味就近在咫尺,我們自然成了常客。印象中,中心當時似已是台北僅有的滬式西餐廳,一枝獨秀,假日生意倒也興隆,可到了張揚浮誇的八○年代卻隱約露出疲態。荷號飽滿的新富轉而吃起高檔的法國菜,小市民則有日漸普及的平價牛排可吃,唯有一些忠實的老主顧念念不忘平淡安靜的老式西餐廳,中心就靠著這批客人,無論如何撐過九○年代,也走進二十一世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我最後一次去中心,是在三、四年前;有次回台北偶經餐廳門前,一時興起就走了進去。裡面的裝潢更老舊,生意也更冷清,零零落落坐了三、四桌人,多半是老人家,我這個即將邁入中年的女人看來是在座最年輕的一個。我喝著美味依舊的牛尾湯,心裡不禁感嘆,我們這些客人都與中心一同老去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唉,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吧;新時代轟然而來,一家老餐廳悄然退場,再怎麼不捨,西餐的時代畢竟是走遠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g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