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20》蔡英文 尋找台灣的momentum
2008/01/14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【蔡英文(記者黃國樑整理)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0年前,我剛在英國的倫敦政經學院拿到博士,那是1980年代的中期,我回到國內教書,那個時期正是我國對美經貿談判高峰期的開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我還記得,拿到學位後,校長召見我,我身上穿著還十足學生模樣,但校長用著一種期待的口吻稱呼我是“young and promising scholar”.(年輕有為的學者)但那天稍後,我走在街上,穿越一個路口,差點被一輛急馳而過的汽車擦撞,車子激起的水花濺濕我的衣服,還被那個駕駛咒罵了一聲“stupid woman”.(笨女人)這兩個場景反差太大,我心裡還暗忖,「我的人生怎麼這樣」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蔡式觀點1:找出對的策略 堅定而準確的領導

女強人變生技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離開公職後,有了新角色,出任宇昌生技公司董事長,發展台灣生技產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那一天,這個有些荒誕卻又十分寫實的反差鏡頭,就似我當時看到的英國與台灣的縮影,國家的興衰與人生並無二致,往往是跌宕起伏的,重要的是抓住機遇,找出對的策略,堅定而準確的領導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英國在80年代初期,才剛走完70年代的困頓,70年代的英國,社福支出開銷很大,工會勢力也很龐大,整個英國社會沒有什麼競爭力,加上石油危機,是英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,很多的礦場倒閉,電視新聞上最常看到的字眼就是“pit closure”(礦場關閉),80年代初,就是英國經濟正要從谷底轉型,正要往上的時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如果可以用一個字去描寫那個時期,那個字就是“job”(工作)。有一些字眼可觀看那個時期如“inflation”(通貨膨脹)、“minimum lending rate”(最低借貸率)或“sunday trading law”(周日交易法),周日交易法就是限制周日商店營業的。可以說,當時英國正在劇變前夕,正在歷經轉型的痛苦,無論是政治或經濟,都在調整、摸索,人心是不安與憂慮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而我從那樣的英國回到台灣,或許當時的英國與如今的台灣有些相似,但20年前的台灣,同樣也正在尋求突破,台灣在當時已透過多年的外銷產業迅速累積財富,台灣擁有很強的加工能力,但卻停留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型態,國內的市場也受到高度保護,但世界正在告訴你,你要開放市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台灣當時在政治上仍是強人政治,民主運動才剛萌芽,表面上似乎是內外同時面臨艱巨挑戰。反思當時的經驗,很弔詭的是,正由於反對勢力仍然不足以動搖執政者的政治權力,反使得經濟改造獲得政治力量的支撐,換言之我們還有足夠的“political capital”(政治資本),似乎應該慶幸台灣因政治權力還算相對集中,而得到一個相對比較平順的轉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蔡式觀點2:政黨贏得政權 都只是有限的勝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當時行政部門必須處理兩件事情,一個是談判,一個是解決內部的政治壓力。我說政治權力集中,意思就是執政者有足夠的政治力量去維繫行政體系,當時,我們可以感覺,一個國貿局長就很大了,因為是強人政治,它的政治權力可以下放。若是已進入民主政治常軌,任何政黨贏得執政權,都只是“win marginally”(有限的勝選),是在很小的範疇內贏,它要面對在野黨很大的挑戰,政治衝擊將大得很多,決策層級就得不斷的往上移動,反可能難以因應挑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因緣際會,我只因為台大學妹臨時生病,在80年代中期涉入與美國的貿易談判,到90年代正式加入政府的談判團隊,台灣開始尋求入關(GATT)或稍後變成入會(WTO),而入會幾乎是台灣當時經濟榮枯興衰的重大關鍵,台灣走了一條正確的路。從雙邊到多邊談判,任務繁重、挑戰嚴苛,有一個場景可以說明當時的壓力,我們在談判時,經常會以經濟發展尚未成熟要求對方的諒解,有一次我方說我們還在“kindergarten”(幼稚園)的階段,但
美國的談判代表卻回說,“I thought you were biddingfor Ph.D.”(我認為你們應已在修博士了)80年代末到90中期前,原還在談判中處理的毛衣、鞋類,這些產業突然都不見了,台灣還開始遭遇“unemployment”(失業)的問題,這跟先前講的英國情況就有一些類似。而產業外移也呈現南北差距,由於高科技產業集中於台灣北部,中南部都是傳統產業為主,受到外移的打擊相對較大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進入公元2000年,我開始兩岸關係的工作,但兩岸間的談判跟經貿談判有天壤之別,我接任陸委會主委前,就有很多人提醒我這件事情,但我到現在還認為,如果兩岸能在WTO(世界貿易組織)的架構下商談很多事務,就可以比較不受政治干擾地,透過既有的機制,解決很多問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生命歷程的遽變難以預期,我如今竟又參與生技產業,其實台灣不是現在才開始談生技產業,而是已一、二十年了,但台灣缺少一個「動力」,就是英文說的“momentum” ,我們必須創造一個平台,或說是一個轉化的機制,讓這個momentum能夠發生。舉新加坡為例,世界許多重要的藥廠在新加坡都有設廠,而新加坡是以政府的力量去推動,他們有一個國家投資公司,叫做Temasek(淡馬錫)做為這個產業的推力。而中國和印度則是因為人口眾多,且市場廣大,因此集中於各種名藥的生產上,韓國也在急起直追,台灣的momentum呢?

蔡式觀點3:讓科學家與資本家 在一起工作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我覺得要有一個大型的商業機制或是組織來帶動,將過去台灣科學家已有的研發成果,進行產業化,幾個月前通過的生技製藥發展條例可以算是這個機制,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,就是讓科學家與資本家在一起工作。由於生技製藥風險很高,必須要能創造機會,同時也能降低風險,這靠的就是科學家及經營團隊,他們能協助降低產品的技術及商業風險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靠電腦產業享受20年榮景的台灣,未來20年究竟要靠什麼產業做為經濟引擎呢?我認為有兩個,一個就是生技研發及製藥,一個就是通訊。生技可以改變很多事情,而通訊則是因它更直接的介入人類的生活,可以算是一個可永久性發展的產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但通訊產業靠的不只是工程師和製造能力,台灣人還少一個東西。通訊跟人的文化是很有關係的,我們必須對世界各種文化有深刻的認識。當我們試圖找尋下一代的消費者在哪裡,我們要掌握的就是文化習性,而我們要有能力去認知它。過去台灣是一部傳真接收機,訂單進來卻不知訂單為什麼會來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如果台灣不能有跨國界的文化感受能力,則我們的經濟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限制,產品研發的最初始就是文化,文學、藝術都是人類文化感受的體現,所以為什麼我先前要談到翻譯的功用,但更進一步,我們要能"expose"(暴露)在外部環境的機率越多越好,譬如就將自己丟在外國,在那裡求生存,自力更生,就會更為增進我們的視野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蔡式觀點4:台灣需要一起改革 而非互相指責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但讓人憂慮的是,台灣陷在政治的漩渦裡,我們應該是大家在一起改革現有的體制,而不是停留在現有的結構中互相指責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政治人物甚至於社會大眾要有這樣的認知,如果再繼續對立,我們的情況會更壞,我們必須共同為歷史負責。或許要到壞到不能再壞,這種共同危險的認知才會出現,但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那個時候呢?我仍然對台灣有信心,畢竟台灣的人民是這個區域中教育水準相對\為完整的,而我也深信因歷史而起的對立終究會解決,但我真心希望能早一點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【2008/01/14 聯合晚報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g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