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天的秋天,我初次來到媒礦博物館,
隨即就被映入眼廉的巨大洗媒場震撼住。

雖然已斑駁廢棄,曾有過的繁華榮盛在流光的移轉中,漸漸地褪色灰暗。
像被遺棄的孩子一般,人群已消散,只有它還佇立在此,未曾遠走........






從十分車站到媒礦博物館,如果不要在途中逗留玩耍的話,僅需要五分鐘左右的路程即可抵達。

走到簡陋的收費口,沒有豪華氣派的裝潢,坐著兩名收費員,跟我們說:每個人要兩佰塊哦!大家紛紛從口袋裡掏出錢來,東湊西湊,好不容易湊足總額,從收費員手中拿到七張門票。

進去後,巨型的廢棄洗媒場恭侯我們大駕光臨。

沒有來過的人,一看到這個洗媒場,馬上說:"什麼? 光這個破舊的建築物看一眼就要200塊?"
但Lynn跟我第一次來的反應一樣:什麼?這就是博物館?好讚喔!沒看過這麼讚的博物館啊!雖然沒有人員解說嚮導,但光是摸到那土黃的鐵锈,心裡頭著實覺的感動。即使看一眼就要兩佰塊,lynn和我證明,世界上還是有傻瓜願意為了心裡深處某種不知名的感情,付出這個錢的。

但是還好我來過,我知道博物館指的不是這個。
而在更裡頭,沿著長的看不見盡頭的階梯往上走,才會到達傳說中的媒礦博物館。


大家歡樂的在階梯上玩耍擺pose照相留念。
此時的我們,天真的以為只要爬到那亮亮的頂端就可以到達博物館了。
殊不知,原來有更多的未知在後頭等待我們一一發覺和體會。







沒想到,長長的階梯是一段接著一段。
總在山窮水盡疑盡頭時,又會生出另一個長長的樓梯供我們攀爬。

在悶熱與登山活動中,我們身上的汗,又如雨滴般落下。
只好在心中安慰自己:沒關係,反正也該減肥了,就當運動瘦瘦身吧!

路上常常自到那貼心的標示寫著:『台車月台快到了,加油!』

每當我們相信它時,就發現:什麼快到了嘛!騙人騙人~~~





但最後,我們總算是抵達台車月台。
負責接待我們的阿媽,還很擔心的看著我們說:我等你們很久了ne,想說你們怎麼還沒出現~阿媽人真好,但我們雖然是年輕人,但中看不中用,體力不行啊啊啊~~~

坐上這台被稱為擁有總統級坐椅的運媒車,我們將往媒礦物館前進了!
(原來還是沒到啊!)

我們搭乘的這個台車,叫獨眼小僧。

可別小看它雖然小小的,不怎麼起眼。它可是在許多台灣的鐵道迷請命下,歷經許多的風波協調與讓步後,才被保留下來的。雖然它目前僅在這山林中一小段路中行駛,但它可是聲名遠播,許多日本觀光客來台灣,可是特別來看它。

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文化意涵,在那個曾經煇煌年代,它更是台灣媒礦產業技術先進的表徵。運用高壓電來輸送媒礦,在當時可是先進的技術。然而,時代的更迭,媒礦業的落沒與式微,當媒礦業已成夕陽產業,平溪的礦廠也面臨關廠的命運。

運媒台車,買的時侯是金,賣的時侯是鐵。雖然知道賣了也值不了多少錢,但是礦區已停業,獨眼小僧眼見也即將走入如其它台車一般被變賣成廢鐵的命運。還好當時台灣有許多鐵道迷,聽到獨眼小僧即將被當廢鐵處理,急著為它請命,到處奔走,希望能夠將它留下,為台灣的礦業留下歷史的見證。也讓後來的我們,能有機會坐上台車,遙想當年礦工們搭車台車,搖搖晃晃的進入礦坑的心情。





這張是台車行進中,路過的風景。

採煤的工作,是相當危險而辛苦的。
如同吳念真在多桑的電影中形容的,很多人不知道今天進去後,是不是能活著出來?
然而,為了生計,為了家庭,在這個採礦的小鎮上,不做礦工又能以什麼過活呢?
礦工們坐在這搖搖晃晃的台車上,看著行經的風景,不知心裡想的是什麼?




最後,我們終於抵達了媒礦博物館。

這個鐵道,就是給運輸進坑裡工作的礦工及媒礦的台車所使用的。

當他們上工時,每天所面對的工作環境,就是在這伸手不見五指,漆黑陰暗且潮濕,伸入地底數百公尺的坑道。他們所能依賴的,就是戴在帽子上所散發出的燈,若是燈暗了,他們也會因此陷入危險之中。在黑暗的坑底,沒有人看的到他,就這樣地被遺留在無盡的黑暗裡。

礦工的工作環境,存在許隨時可能致命的危險。
他們在一個每天和死神打交道的環境底下工作。

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八0年代,
這裡有這麼一群人,用他們的生命,交換經濟上令人驚異的榮景。





站在中間長的像金髮笆比的,就是可愛又超專業的博物館解說員。

大家在聽她講台灣礦業的故事時,幾乎都被感動的快流淚了。
所以在此不要透露太多內容,親自聽她講媒礦工人的故事,會讓人覺得值回票價!


最後,我們成為博物館當天最後一批的遊客。
台車緩緩地沿著原路載我們下山,快速的掃略關於台灣煤礦的故事,心情好像有些不一樣了。在悠閒與靜謚下的這個小鎮,曾負載多少生離死別的傷痛?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g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